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掌握行业前沿动态,洞察技术发展趋势,分享产品创新成果。获取最新的产品更新、技术文章和行业洞察。

立即咨询 >>>

智能化与自主化双轮驱动,工控行业迎来新变局

工控行业正在从传统“自动化”迈向“智能化”与“自主化”,产业格局迎来深刻变革。主动拥抱智能化趋势、推动AI与工业场景的深度融合,将成为企业在这场产业变局中把握机遇、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九月,天津与上海两地相继举办大型工业展会,多家龙头企业发布了战略性产品并达成重要合作。这些动态并非孤立事件,其背后反映出两条明确的主线:人工智能(AI)正加速融入工业场景,同时供应链自主可控进程持续加快。这一切标志着工控行业正在从传统“自动化”迈向“智能化”与“自主化”,产业格局迎来深刻变革。

 

一、技术突破与生态共建

1. 全国产化工控系统发布,自主化实现从“点”到“面”的跨越

九月,国内头部企业联合推出三大类全国产化工控设备。此举不仅是新产品的发布,更代表国产工控体系实现系统性突破——从芯片、硬件到软件与控制器的完整解决方案已具备协同能力。这对保障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减少对国外特定技术的依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 产业巨头携手合作,共拓智能化生态边界

近期,工控企业与芯片厂商联合举办技术峰会,聚焦AI与边缘计算在工业场景的实际应用。体现出行业合作共赢的新趋势:工控企业借助芯片巨头提升算力水平,芯片企业则通过工控场景深化行业渗透。此类合作正推动AI技术在制造、零售等领域的广泛落地。

3. 行业展会亮相,勾勒智能制造新图景

作为行业风向标,天津自动化展和上海工博会集中呈现了前沿技术动态。工博会首次设立“AI+工业母机”等特色展区,节卡机器人的具身智能平台、中广核的“和睦系统”等创新成果,清晰表明工业智能已进入实践应用阶段

 

二、行业迈向何方?

1. AI赋能:从“机器替代人力”到“AI赋能机器”

传统自动化主要替代“体力劳动”,而AI则进一步替代并增强“脑力劳动”:

  • 智能运维:通过AI算法实时分析设备数据,实现预测性维护,显著减少意外停机;
  • 工艺优化:依托深度学习控制系统动态调节参数,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自主可控:从“备选项”成为“必选项”

当前国际经贸环境中,供应链安全已成为企业核心关切。尤其在核电、轨道交通、能源等关键领域,自主可控的工控系统已是必然选择。业内实践表明,国产工控产品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已实现从“可用”到“好用”的转变,正在多领域推动国产化替代进程。

3. 融合共生:从“单打独斗”转向“生态竞争”

未来竞争将是生态体系之间的竞争。一个成功的工控平台需整合芯片算力、硬件设计、操作系统、控制软件及行业算法等多维能力。单一企业难以覆盖全部环节,因此IT巨头、芯片企业、工控厂商及软件公司正积极构建联盟。能否融入或主导具备竞争力的生态,将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三、未来展望

工控行业正处在新旧交替的关键阶段。未来几年预计将呈现以下趋势:

  • “AI+工业”应用场景将迅速增长,智能化成为工业设备的基本要求;
  • 掌握核心技术且具备生态整合能力的国产龙头企业将进一步脱颖而出;
  • 行业竞争格局持续重塑,产业边界趋于模糊,融合型企业将成为新的市场领导者。

可以预见,主动拥抱智能化趋势、推动AI与工业场景的深度融合,将成为企业在这场产业变局中把握机遇、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声明:本文基于公开行业新闻和信息进行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