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终端与工控:AI驱动产业升级
预计到2028年,具备AI功能的智能终端出货量将超过7亿部,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替代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也为国内企业抢占全球市场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2025年,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与工控设备的融合成为工业自动化与智能硬件行业的重要趋势。这一融合不仅推动了设备性能和可靠性的提升,也为制造、物流、医疗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
终端+工控共振
根据IDC数据,2025年中国智能终端市场出货量预计将保持约4%的增长,其中AIPC、工业平板和智能终端的出货量同比增长20%以上。同时,工控设备市场也在持续扩展,尤其是在制造业、智慧物流、医疗设备以及工业物联网领域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这种增长不仅带动了硬件更新换代,也推动了智能终端与工控设备在性能、接口、操作系统和应用场景上的深度融合。
目前,工业领域对高性能计算、稳定可靠的工控机以及防水、防尘、防摔的三防平板需求旺盛,同时数字大屏在生产调度、质量监控和数据可视化方面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企业对工业终端的高可靠性和易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了国产化替代和技术创新并行发展。
AI赋能:重塑设备核心性能
AI技术的引入,使得智能终端与工控设备在数据处理、决策支持和人机交互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通过嵌入AI算法,设备不仅可以实时采集和分析生产数据,还能进行预测性维护,有效降低故障率和停机风险。同时,智能终端支持手势识别、语音控制和多点触控等多模态交互方式,为操作人员提供更加自然、直观的使用体验。
场景应用
智能终端与工控设备的融合正在推动工业应用场景的快速拓展:
● 制造业:通过智能工控机、三防平板和数字大屏的协同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质量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物流行业:智能终端可优化仓储管理和配送路径,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并与自动化输送设备、AGV小车等智能硬件联动,实现仓储数字化。
● 医疗行业:AI赋能的工控终端在远程监控、医疗影像处理、手术导航等方面发挥作用,提高医疗设备智能化水平,增强诊疗效率。
● 能源与公共设施:在能源调度、智慧园区、交通控制等场景中,数字大屏与工业终端结合,提供实时数据监控和可视化决策支持,保障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融合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随着AI、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普及,智能终端与工控设备的融合发展前景广阔。预计到2028年,具备AI功能的智能终端出货量将超过7亿部,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替代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也为国内企业抢占全球市场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对高性能工业终端和可视化设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为行业带来长期发展动力。